一、项目概况
2014年7月,为配合南京市数字管网的建设,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启动管线数据标准编制和相关软件开发工作。为系统查明南京市主城四区地下管线分布状况,2015年3月通过公开招标,确定由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南京市主城四区(鼓楼、玄武、秦淮、建邺)地下管线普查探测测绘服务项目”。
项目覆盖范围约265km2,共计投入200余人,在监理方全过程监理下开展工作,于2015年12月通过验收,普查管线总长12444km。
二、场地条件
本次普查主要包括江南四区公共空间内(含市政道路、街巷、公共绿地、河道两侧等)城市地下管线管线探测,穿过机关、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其他居民区等具有区域服务功能的管道,线缆和长输管线三类城市地下管线。
管线探测普查作业环境复杂,测区多为商业繁华区,交通发达,车流、人流量大,管线密集交错,管线探测普查施工难度很大。
三、工程问题和技术难点
1. 项目工期短
自2014年7月至11月完成南京市综合地下管网数据标准编制工作,并开发了相关软件。自2015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完成南京市江南四区地下管线普查工作。
2. 管线年代久远
南京历史最悠久的供水管道最早铺设于晚清时期,在民国和日伪时期,又相继埋设了自来水、电力、通信等管线。这些历史管线,部分还在使用,但基础资料缺失,查清难度大。
3. 疑难管线多
南京市地下管线中存在一大批由水泥、陶瓷和塑料材料构成的非金属管道,如排水、煤气、工业管道或某些给水管等;在过河、穿湖、过大型十字路口时会采用非开挖施工,最大深度可达10米左右;雨污分流排水改造工程中部分采用沉井、顶管方式施工,这类管线的探查是项目的难点。
四、技术创新和特色
(1)标准内容全面,实现了三个“统一”。标准针对南京实际,定位准确、内容完整,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有效衔接,实现了地下到地上、专业管线与综合管线要素分类以及二三维一体化表达的三个“统一”。
(2)普查成果内容全面,准确性高。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梳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普查数据、2002年以来竣工测量数据、各类历史资料、雨污分流等专项管线资料及权属单位数据。
(3)创新管线更新模式。项目设计开发了图幅、项目和测区更新等多种更新模式,技术路线先进,系统功能稳定实用。
(4)多种手段解决疑难问题。综合采用地质雷达、APL声波法、瞬变电磁法、CCTV法等技术,对非金属、大埋深、顶管等疑难管线进行对比验证,提高了探测精度。
五、工程效益与效果
项目成果通过了江苏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的检验,2015年12月31日以宁津生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对项目进行了验收,并通过验收。
项目有效产值1783万元,免费为市水务集团排水公司等多个权属单位提供管线普查数据成果,减少政府重复投资,经济效益显著。
项目建立了管线动态更新和管理的基础平台,成为南京市统一权威的管线服务中心,面向政府及相关部门、社会大众提供全面和精准的数据服务,为管控一体化服务和决策支持提供坚实的基础。
六、项目第一承担单位简介
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软件企业。2020年4月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
公司具备测绘甲级、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城乡规划编制等资质,并通过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信息安全、企业研发、知识产权等多项管理体系认证。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现已成为具有较强行业影响力的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单位。
公司以科技创新引领自身专业能力发展,形成地下管线探测建库运维一体化服务、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城市地图(集)编制、遥感应用等优势专业,打造地理信息综合应用支撑平台、轨道交通自动化监测平台、城市水务综合服务平台、园林(古木名树)管理系统、城建基础设施综合养护系统等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产品及服务应用。
单位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创意路88号
单位网址:http://www.njcky.com